都梁兰_第三章 香飘千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香飘千年 (第2/3页)

?屈原之前确确实实在这里,但是当楚顷襄王满怀希望地跑来找他的时候,他已经忧心国事,心急如焚地走了。

    ??屈原在楚顷襄王来找他之前确实在都梁这个地方,那么他为什么要在这里呢?

    ??是因为他在这里发现并迷上了这里生长的一种非常特别的香草,我们前面介绍没底江里也生长有的,一种名叫都梁兰的兰草。

    ??这种兰草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里面也有记载:“县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既清且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芳风藻川,兰馨远馥。俗谓兰为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

    ??从《水经注》的这段记载中,我们也了解到武冈山为什么以前叫做都梁山,武冈县为什么以前叫做都梁县。

    ??它都是因为这里生长有这种绿叶紫茎的名叫都梁兰的兰草,一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的香草。

    ??那么,屈原他为什么要喜欢这种“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屈原:《九歌》)的兰草呢?

    ??是因为这种高雅骨瘦,傲气十足,芳香四溢的兰草恰好符合了诗人洁身自好,品质高贵,作风低调的人格神韵。

    ??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诗人认为自己就是一株生长在当时楚国众多臭草和凡草之中的小小的都梁兰。

    ??虽寂寞在荒野,却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诗人在他所有的诗歌中都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这种兰草流连忘返的热爱。

    ??在《涉江》中,诗人说道:“露申辛夷,死林薄兮。”(屈原:《楚辞.九章.涉江》)

    ??其中的“露申”,据学者们考证,就是这种绿叶紫茎的都梁兰。

    ??这句话的原本意思是说像都梁兰这种香气四溢的兰草却只能老死在都梁这里的荒郊野岭里,让人觉得十分的惋惜。

    ??屈原把它用在这里,是用它来比喻像自己这样有才能的人却被放逐在山野,以致只能穷困潦倒、报国无门而死。

    ??他在这里是通过都梁兰来表达自己那种英雄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如在《离骚》中,屈原又写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描写了诗人把江离芷草放在肩上,采摘了都梁兰这种兰草佩挂在胸前。

    ??作者在这一部分通过讲佩戴江离芷草和都梁兰表述了诗人的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报国心志以及和都梁兰一样高洁无瑕的政治品质,以及自己宏伟远大的报国理想。

    ??如在《离骚》中,诗人再写道:“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这一句诗的字面意思是,我已经栽种了很多都梁兰,还培育了许多别的香草秋蕙。

    ??这一段实际上以都梁兰作为代表来向上位者,具体来讲就是楚顷襄王,描述诗人对人才培养方面的看法和要求。

    ??他觉得上位者选择人才的首要标准就是应该看人才有没有像都梁兰一样有高尚的情操,而不是选择那些只懂得阿谀奉承,肆意讨好上司的小人。

    ??诗人在这里通过都梁兰描述了自己主张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

    ??然后,诗人还在《离骚》中写道“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再有:“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

    ??用现代人的话转述一下这几句诗的意思就是:“日落黄昏天色已经比较晚了,我轻抚着都梁兰而很长时间的欣赏。”“每个人都只是把艾草挂在腰间,说幽香的都梁兰是不能在身上佩带的东西。如果他们对草木的好坏都还分辨不清楚,那么又怎么能够期望他们能正确地去评价玉器的好坏呢?”

    ??这两处也是对诗人给都梁兰寄寓的文化寓意的一种比兴使用。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为国为民日日夜夜冥思苦想寻找国家的前途和光明而又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的政治情操,同时也质问了那些不能正确识人用人的上位者,对那些不理解都梁兰的高洁品质,成天只知道阿谀奉承,追腥逐臭的祸国殃民的如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之流的奸诈小人给予了无情的鞭挞。

    ??这些诗句屈原都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