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节 (第2/2页)
??“臣岂敢。臣斗胆认为,罚……俸一月。”
??朱厚照转向另一边,“杨廷和,你服不服?”
??老杨给折腾的心气儿都没了,“臣,心服口服。”
??“那就这样。你们都下去吧。”
??两人整理了一下衣服,一点点退了出去。
??刚到宫外,杨廷和像小乖猫一样低头跟在李旻身边,本来想说几句好话,结果就看到人瞪了他一眼,还怒甩衣袖,“哼!”
??杨廷和:( t﹏t )
??第九章 戏文(一)
??没过几日,宫里传出一道旨意:令侍读学士王鏊进詹事府少詹事。
??王鏊此人年少聪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成化十一年中殿试一甲第三名,人品贵重,极富才名,是弘治年间有名的正直清廉之臣。
??虽然和张天瑞一样四十七八岁。但王鏊的仕途显然耀眼的多。
??没办法,和王鏊放在一起讨论的是谢迁这样的人。
??因为成化十一年这一科的状元正是现如今的阁老重臣——谢迁。
??且当年谁是状元、谁是探花这事还有得论呢。所谓‘文让王鏊,貌让谢迁’,说的正是此事。
??王鏊八股文制义的辞令之妙冠绝一时,当时连中解元、会元,名气大得很,仿佛状元也是十拿九稳了。后来唐伯虎都称赞他: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只不过到殿试的时候,状元却是谢迁。
??本来也没啥,但事儿就出在这谢迁太帅了。
??谢阁老年轻的时候仪表堂堂,长相俊伟,哪怕现在岁数大了也是老帅哥一枚。
??这就不免让人说三道四。于是人们说:文让王鏊,貌让谢迁。
??除了文章一绝之外,
??王鏊在品德方面的评价也很高,用现在的眼光去看,甚至到了有点沽名钓誉的地步。
??比如,他和朱厚照的外祖父,皇后的父亲张栾有些姻亲关系,这是在张栾显贵之前就有的。
??等到张栾封了寿宁侯,王鏊就不与他来往了。
??意思就是:我王鏊不是攀附显贵的人。
??这就是个把儒家的道德观念贯彻到底的人,一个老头儿,一个硬得像石头一样的老学究。
??“于乔(谢迁字)的意思,殿下背后有高人?”
??太子出阁读书一事终于有了解,这两个老头也偷得半日空闲,寻了一处亭子,煮酒品茗,做点风雅的事。
??当然,朝廷里的事还是要拿出来论一论的。
??谢阁老仪态端正,有古君子之风,偏生一张会侃大山的嘴。
??“此事其中曲折,济之(王鏊字)刚刚也听了,难道济之相信这是一个七岁孩童的智慧?若不是对陛下与臣子之间的关系拿捏的巧,这事儿如何能成?”
??王鏊是个直人,但不代表他不懂政治,不然也当不了大官。
??然而,他们两个自己心里又很清楚,东宫那边,说到底就那些人,
??太子殿下又刚七岁,哪里有什么神秘人物在背后。
??因为难解,所以想解。
??而一旦真有这样的人物,凭借对朝局这样的掌控能力,真不知之后会发生些什么。
??亭外一袭秋风吹来,吹起官袍的衣角。王鏊伸出胳膊挡了挡风。
??到此时他才明白,谢阁老哪里是和他来谈笑风生,大概是知道陛下给自己升了官,以后与太子的接触就多了。
??“济之,此番陛下升你为少詹事,徐首辅包括内阁都是一致同意的。济之的才德陛下都是嘉奖过的。就是殿下近来变化不少,济之或许可以寻机一探究竟。”
??“我听说殿下这次既孝且忠,殿下这样年幼却有这样的品德,于乔也不必过多忧虑。”
??“忧虑倒也不是……”谢大帅哥笑了笑,“只是确实很好奇。”
??“哈哈。能叫于乔好奇的事,那我也要去见识见识才行。”
??……
??……
??入冬前的天气忽然阴沉了下来,
??起床时还发现天上落了雨,殿前有一些花坛,
??花坛里种着草木,雨水压得它们也垂了头,
??朱厚照看着廊檐上滑落的水滴,享受着此刻的宁静。
FF
X .